|
在昂立學習基礎口譯課程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但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我不僅收獲了基口高分,更產生了對“聽”、對“譯”、對“說”的濃厚興趣,或許這才是昂立帶給我的最大收獲。 當初想要學習口譯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和詞匯量,至于到底是不是能夠拿到證書其實并不怎么在乎。至少我覺得這并不是壞事,雖說有具體的目標才能有前進的動力,但是比起“只盯證書”的、功利的學習目標,或許輕松地學習更讓人容易適應,尤其是對于年齡小的學員來說。 學英語,重要的是方法,而更重要的是堅持。從暑假班的Linda,到沖刺班的Sarah,再到我現在在中口班上遇到的Roy,其中的每一位老師都會提供一些方法,只是說得不客氣一些,聽到的方法好像總是似曾相識的。比如精聽,比如影子練習,比如retell。哪種方法好?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但當我真正戴起耳機每天聽、每天練的時候,我才后知后覺地發現一點——老師講的,都好。 說到備考,其實比起其他學員的用心揣摩,我也不得不表示慚愧。三本書,一本《聽力教程》,一本《基礎口譯預測試卷》,還有一本《口譯教程》,就是我全部的復習資料。一般我會把教程當中所有不認識的單詞(不僅是方框中列舉的),全部查一遍,然后背出來。從基礎口譯考試的難度來看,其實不難猜出教程中的詞大多是使用廣泛且頻繁的常用詞,如此也可以達到擴充核心詞匯的效果了。同時,暑假時老師上課提到的詞匯我也匯總成表,一并復習。一解決了詞匯難題,按我的切身感受來看,即使考試時不會考到那么多的單詞,但至少自己心里會有一份自信,堅強自己的心理素質對參加考試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除此之外,熟悉教程中的內容也必不可少,考試當中總免不了出現一些教程中有的內容。但不管是《聽力教程》還是《口譯教程》,用反復聽的方式熟悉內容要勝過反復看,畢竟用耳朵辨識單詞和用眼睛辨識單詞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至于另一大難題free talk,除了在家里多積累詞匯、多模擬考試進行練習之外,在考場中的沉著冷靜、“胡謅”內容的能力以及羅列提綱的習慣也至關重要。另外,這次考試中沒有directions和questions for references的幫助,所以一定記得借助提綱理清思路。 說了那么多,其實這也只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而真正帶給我收獲的,則是授課老師細心的指導與鼓勵。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的幫助與引導,也感謝昂立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表達心中的祝福與贊美。 愿各位學年能在2011年3月的基礎口譯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