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口筆試、口試備考全過程 ——陳一心
中口筆試結束后3周我收到了筆試通過的通知,190.5分,真是個出乎意料的成績。 (一)筆試備考過程 回想二月份寒假結束,這里要強烈推薦昂立的《中級口譯備考指南》,對系統備考相當有幫助。我開始有針對性地復習要好于將教材重炒一遍冷飯,可以接觸更多的元素補充知識。(在此之前我已經做完了聽力教程、翻譯教程的全部練習和部分口譯教程的重點單元。)一般炒冷飯練習會做得比較熟練,由此會產生錯覺以為已經不錯了,所以要用新的練習挑戰自己。 先看了備考指南前三章(spot dictation, statements & conversations)的真題精講,然后就做強化練習。前三章的練習做得比較快,之后看第四章——聽譯部分的分析和真題精講。第四章的強化練習除了考試題型外還有100多句長短不一的句子,相對前三章而言,第四章的練習難度要大些。 我每天做10句練習,讓爸爸幫我看我的譯文有何不妥之處,雖然他英語已不如我,但仍可指出漢語用詞方面的問題。100句不知花了多少精力,每次都沒有做到很令人滿意,最好的一次10句只有5句達到70%的要求。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問題一方面是輸入的壓力比較大,單句約25個詞,段落要80個詞左右;另一方面則是記錄或者說是輸出的壓力。 我相信筆記是很重要的,在練習過程中要慢慢整理出自己記筆記的一套系統方法,如果見到別人有好的筆記方法可以借鑒,但還是要以自己的方法為主,畢竟每個人的筆記都不相同,照本宣科不會使自己有多大提高。關鍵在于自己實踐,總結經驗。另外,不知大家作筆記用的是什么筆,個人比較下來用鉛筆會比較快。另外我每天晚上7點會看cctv9的新聞,主要練聽力,因為新聞相對來說速度快,內容雜,比較難聽懂,因此還是有挑戰性的。 翻譯練習則看每段長度定量,每天至少兩段。我一般翻譯完后核對答案,覺得好的表達就會在書上用彩筆畫出來,以便再次查看、記憶。像類似“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這樣的話,我覺得這種東西是要背下來的,于是每天3遍中文,3遍英文這樣鞏固,如果碰到的話也能脫口而出,處事不驚了。 由于平時晚上時間少,閱讀練習主要放在雙休日做。 在二月底的昂立模考班上,顧薇老師和陳加然老師對模考做了精辟講解;丶液螅易约簩荚嚱Y果進行分析,情況不容樂觀。接下來一段時間,針對?贾邪l現的問題,又進行了一些訓練,然后做了2006年后的所有真題和之前的部分真題,直到考試前一天晚上做完了最后一套。
(二)口試備考過程 收到筆試通過的通知后,我就開始準備口試了。其實我筆試考完就開始二階段備考了。如果筆試過了就爭取了3周的復習時間,如果沒有過也沒關系,反正每天都要做練習的。 二階段備考材料: 口譯寶軟件:這套DD真的非常棒,很實在! 口譯教程 口譯二階段備考訓練書 時間安排:因為有其它功課要做,一般每天晚上留給口譯復習的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左右,先做口譯寶,然后是口譯教程的句子精練和二階段備考句子。周六、日再增加口譯教程的三星篇章來鞏固。 口譯寶每天操練,作為練習的熱身。個人認為這套軟件很好,能讓平時害怕開口的同學打開嘴巴,矯正發音,并且每單元都有一個主題,能夠不斷訓練相關說法,達到隨口就來的熟練程度。因此要特別感謝錄制口譯寶的王小波老師,聽著他的聲音,就是想開口說話…… 按計劃,我每天做5句二階段備考上的句子,求質量不求數量。先自譯一遍,然后對照參考答案,看看有何問題及如何進一步提高,接著再譯一遍,盡量靠攏答案。這樣盡管有些機械化,但可以加深印象,提高翻譯質量和整體水平。 英譯漢的問題主要是詞匯和漢語組織,如果聽懂的話,再加上筆記,一般復述八九不離十,再加上有序的漢語組織,問題不會太大。漢譯英方面,因為漢語語言結構的特殊性,會有較多看上去像并列句的句子,復述、筆記做不好就會很吃虧。因此漢譯英方面要加強筆錄能力和復述能力,以便更好地還原原文的內容。 就這樣,一直做到四月下旬,教程、二階段備考和口譯寶的內容都按計劃完成,于是直接上了模擬題。做模擬題的感覺比備考書上的稍微好一點,目的是在已有的水平上發揮并熟練使用掌握的技巧能力,但也是困難重重。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平時練習時時間要求方面強調比較少,而模擬題則有時間限制,增加了心理壓力。因此考前一定量的模擬題是需要的,以便能提前適應真實的考場環境。 昂立二階段強化訓練課的功效還是很大的,鄭峻華老師在口語輔導上教我們怎樣轉換思路,簡化題目。盧影老師則增加了我對口譯的信心,上課的時候很high…… 口試中還有一部分——演講,也就是鄭峻華老師的口語輔導課所講的內容。我并沒有系統進行準備,只是從口語教程上挑出一些題目進行命題演講,先用漢語,以便理清思路,然后用英語,并且掐時間。這樣訓練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 考試當天狀態不錯,自我感覺良好,topic的內容在備考時接觸過相近的內容,第一段的口譯也比較順,以致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所以我想應該是二階段強化訓練課對我的幫助吧。再次特地感謝兩位老師,相信他們的課程對于我順利通過二階段是至關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