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三第13課講述的是一位女士為化裝舞會(fancy dress party)做準備時發生的故事:化裝舞會在國外由來已久,萬圣節時孩子們和大人們都會穿上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衣服,帶上假面;而國內的孩子們如今也開始玩起各種cosplay。
在各種化裝舞會的服飾裝扮中,有一種久負盛名:這就是傳說中的威尼斯面具。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在許嵩的一首叫做《威尼斯假面》的歌里,故而對威尼斯假面背后的故事產生了興趣,這里愿與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18世紀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人們外出,不論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這專屬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包塔”(Bauta)。威尼斯人把面具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人們從不知道威尼斯人具體是何年開始戴面具的,但卻知道早在公元13世紀,就有法律規范面具的使用。在18世紀之前,法律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戴著面具去工作和生活。具體說來是從每年的
詩人拜倫曾經說過: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風采:歡愉最盛的樂土,人們最暢的酣飲,意大利至尊的化裝舞會。
十六世紀,身著斗篷,面具的造型依然未獲準,但面具客(Masquerade)仍舊穿梭于威尼斯的街道巷衢之中,他們有的是密會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殺,無論如何,十六世紀的威尼斯,面具仍然橫行于其中.
拿破侖揮兵南下,征服了威尼斯,瓦解了殘喘多世紀的面具客,從此面具客銷聲匿跡,直到西元1979年的現代嘉年華才再度復活.
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這一傳統可追溯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當然,如果作為一個旅游者去參加狂歡節,又不想花費錢財買面具,也可以找當地的街頭畫家在你的臉上即興畫一幅,錢是省了不少只是不要被識破了喲。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在這短短的節日里,這個被稱為威尼斯的小共和國,毫不費力地完成了其他國家要通過革命才能實現的社會大融合。
在面具后面,年齡差異被消除,老人變年輕了,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年輕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甚至越無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變成女人,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
每一種面具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被賦予了濃厚的意大利文化,下面是各種面具的圖片,如果大家有興趣深入了解各種面具的內涵,可點擊鏈接http://baike.baidu.com/view/611555.htm
想要了解更多新三背景知識嗎?下面是其他幾位昂立名師的博客地址,歡迎點擊!
湯其萍:http://blog.onlycollege.com.cn/716
王坤:http://blog.onlycollege.com.cn/48541
潘佩:http://blog.onlycollege.com.cn/iframe.php?uid=30432
顧幻:http://blog.onlycollege.com.cn/33535
余菁:http://blog.onlycollege.com.cn/80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