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9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了一項由聯邦教育和研究部部長沙范女士提出的政府培訓動議。此項名為“以教育促發展”的培訓動議包括推動與支持貫穿全部人生道路——從幼兒教育到在職培訓的活動。沙范女士表示,聯邦政府在未來的三年中將為此項動議提供5億歐元的資金。 德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一直不錯,可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不足之處也凸現出來:較高的失業率,專業人才特別是年輕的專業人才日益缺乏,職業培訓崗位匱乏,在職培訓機會減少。這次都不利于德國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解決這些問題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個人能力,并且發展職業教育和在職培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聯邦政府推出了“以教育促發展”的培訓動議。 聯邦政府聯合不同部門采取措施改善職業教育和在職培訓的現況。聯邦政府在“培訓動議”中提出了以下
中心措施:
1. 為六歲以下兒童創造更多的教育機會
聯邦政府將與州、地區共同合作為三歲以下兒童在幼兒園平均增加35%的日托位置。除此以外政府還資助兒童早期語言學習以及“教育之家”模式,幫助兒童從幼兒園向學校過渡。
2. 每種教育之路都應該通向一個終點
據統計20至29歲的年輕人中有近15%的人沒有取得職業畢業證書。沙范女士指出,為降低輟學生數量的動議已經處于全力進行之中。一個年級最后的輟學率已經達到8%。沙范不久前宣布,要在未來五年內把輟學率降低一半。據聯邦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05年有將近7萬6千名學生輟學。聯邦政府將采取不同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例如鼓勵企業提供更多的培訓崗位,政府將根據具體情況為企業發放一定的補貼。特別是對于那些在第一輪申請過程中未獲得培訓職位的“老申請者”將予以特別照顧給他們提供“第二次機會”。聯邦政府一體化特派員瑪麗亞-伯姆爾(Maria Böhmer)認為,此項培訓動議也改善了具有移民背景青少年的教育機會。移民占“老申請者”人數比例恰恰特別高。在三十萬零兩千名老申請者中有8萬6千名青少年具有移民背景。
3. 以教育促發展
為了大力提高教育體系中各個部門的透明度,為職業教育以及在職培訓開拓更多的發展道路,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將在2008年為有能力并且向完成大學學業的職教畢業生們頒發獎學金,鼓勵他們完成學業。
4. 幫助學生輕松從中學向大學過渡
聯邦政府將在以下方面支持各聯邦州,使學習位置分配中心(ZVS)轉變成為一個服務性機構,在專業提供上建立更多的透明度以及改善學習位置供求之間的協調性。聯邦政府特別采取措施資助東部德國地區的大學進行宣傳。
5. 對技術和自然科學予以更多關注
德國需要數學、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技術專業畢業生。聯邦政府委托教育和研究部聯合各研究組織、企業以及職業協會在2008年開展一項名為“技術志愿年”的活動。讓年輕人在中學畢業考試之后直接積累經驗,同時那些對是否從事自然技術領域工作還猶豫不決的年輕人也能夠測試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該選擇這方面的工作。
6. 為婦女提供更好的機會
雖然目前婦女的就業率已達60%,但是女性高層管理者的人數仍然明顯不足。聯邦政府通過諸如增加協調家庭與工作的項目來更好地發揮女性潛能。
7. 進修——活到老學到老
為了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人們就要不斷充實自己。“活到老學到老”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聯邦政府將會增強地方性進修結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準備一項聯合行動運用一大筆基金來過間擴建地方性進修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