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門”(Porta Nigra)是特里爾在羅馬時代的北門,由于長久的風化和塵土的堆積,使得城門變成了黑色,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名字。 整個建筑由中間的兩個拱門和兩側的高塔組成。兩側的高塔略向外突出,以覆蓋城門的射擊死角。在底層無窗的部分,大約在二層的位置從兩側的高塔開出了通向城墻的門。中間的大門部分只有三層,與城門廣場相連,大門朝外的部分有可放下的鐵欄門。 “黑門”的建設開始于公元前2世紀后半葉。當時并沒有使用鐵質連接件,而是用砂巖石塊直接堆砌,并利用其自身的重量保持穩定。后來的人們為大門加上了鐵件固定。在缺少鐵的中世紀,人們將城門建筑上的鐵件撬下,結果在石頭的表面留下了許多疤痕。實際上,這座城門直到羅馬帝國滅亡都沒能完工。 這座宮殿一樣雄偉的大門,不僅代表了特里爾。同時也是當時的羅馬人向北方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顯示其權力和力量的象征。它連接著北方的日耳曼人領地和羅馬帝國腹地。 黑門得以如此完好的保存,還要歸因于,它在中世紀曾經被基督教會改造為教堂。 現在它已是阿爾卑斯山以北保存最完整的羅馬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