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瓦利期(Novalis)德國詩人。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原名弗里德里!とR奧波爾德·封·哈登貝格。1772年5月2日生于曼斯菲爾德附近的上維德施泰德一貴族世家,從小受到嚴格的宗教教育。1790年在耶拿隨費希特學習哲學,并結識席勒。1791至1793年在萊比錫大學學習。后在法院、鹽務局供職,并與早期浪漫派作家弗?施萊格爾等交往。1801年 3月25日死于魏森菲爾斯。 諾瓦利斯的代表作《夜頌》(1800)一詩,是在他的未婚妻去世后寫成,詩中表現了對死者的悼念,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國”。他的《宗教歌》一詩表明了他對于基督教的信仰。他認為詩歌的真正的題材和值得追求的內容,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話般的東西在《基督教或歐羅巴》(1826)一文中,他希望出現一個理想化的中世紀社會,人們和睦、知足,一切政治、社會的對抗矛盾全被掩蓋。他抱怨歐洲基督教因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而分裂。他丑化啟蒙運動和法國革命,要求在一個新的持久的教會領導下,建立一個歐洲的國家聯盟。這篇文章體現了“神圣同盟”和天主教反動派的觀點。 他的未完成的長篇小說亨利希?封?奧弗特丁根(1802)描寫中世紀詩人奧弗特丁根的生平,以與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相對抗。小說探討以神秘的“藍花”為象征的浪漫派詩歌的價值和本質,語言優美,想象豐富。他還曾計劃編寫一部百科全書。對于諾瓦利斯的評價,有人認為他的世界觀神秘、反動,他歌頌黑夜、死亡、疾病等是消極頹廢;另有人則認為他的消極之中包含著反抗。但對他在藝術上的創新和成就都表示肯定。
|
|
| 班級名稱 |
開班時間 |
結束時間 |
學制 |
地點 |
學費 |
優惠 |
報名 |
|
|
|
Error:The NodeID 615 you have set does not exi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