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的路上, 地鐵里, 車站, 映入眼里的是紅的藍的粉的玫瑰, 奪人眼球的是一對對情侶深情對視, 空氣中到處都彌漫這情人節的味道。
作為舶來品, 情人節屬于在中國成功本土化的典型范例, 君不見, 每年的2月14日都是少男少女加半大老頭老太的開心節日, 平時苦于沒有時間和理由浪漫的人們抓住機會深情款款手捧玫瑰走向彼此, 留下賣花姑娘在身后面帶微笑。所以, 情人節是成功的, 在這一天不開心的人應該不多。
不過, 個人覺得情人節有點象愛情大游行。在這一天, 大城市的弊端顯現無遺, 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限制了人們本來就匱乏的想象力, 手捧鮮花成了節目的固定模式, 春晚看多了要倒胃口, 愛情的表白也不例外, 從來不缺乏群眾運動的中國又多了成功案例。
不過, 話說回來, 還是挺羨慕那些融入節日氛圍的人們, 不管怎么說, 心與心的靠近與安慰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表達方式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兩個人的默契與彼此感動。
按照西方的傳說, 情人節跟羅馬主教華倫泰有關. 相傳當時的暴君強迫年青男人入伍,男士們為了逃避兵役,便以結婚為借口。暴君一怒之下,下令禁止結婚,甚至不準談情說愛,以強迫青年男子加入軍隊。華倫泰對此深表同情,冒死為愛侶秘密主持婚禮。后來事情泄露,華倫泰被捕處死。世人為了紀念華倫泰的英勇行為,奉他為情侶的守護神,并將他的殉難日——2月14日定為“圣華倫泰日”(Saint Valentien),經過多年流傳,變為今天的情人節。
正如屈原不知身后的賽龍舟, 華倫泰也應該對歸功于他的情人節目瞪口呆, 好多事是事先無法證明結局的, 愛情的酸甜苦辣咸如無味湯, 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也正因為愛情的難以琢磨, 人們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風靡了世界的情人節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國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除了鮮花示愛, 德國人開了"愛情特快", 列車從15個城市出發, 單身男女可以在車上聊天交流, 借以尋找自己的心上人. 歷來在人們心目中刻板的德國人有了精彩創意, 有四大發明的中國人當不輸于地球村的另一群村民, 希望明年的2月14日, 我們能過一個不一樣的情人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