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活動是以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專門的活動。這種活動可以與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但更多的時候,應該通過專門的心理輔導活動課來進行。實踐證明,這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方式之一,也是形成獨特,效果突出的一種教育形式。
心理輔導活動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既不同于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活動,又不同于一般的班級活動或團隊活動,心理輔導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全面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據以上目標,我在進行對學生心理活動設計時,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心理輔導活動的內容具體化
心理輔導活動的內容具體化,是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可分為學習方面、生活方面、自我意識方面、性心理發展方面等。在學習策略方法的指導,良好習慣的培養,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和各種學習障礙(如大厭學癥、學?謶职Y、多動癥、考試焦慮癥等)的防治等;在生活方面,如生活適應能力的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協調能力的培養,耐受力的培養等;在自我意識方面,如積極自我觀念的培養,自信的培養,自我設計能力的培養和自我調節能力的培養等;在性心理方面,如正確性角色意識的培養,各種性困惑和性壓抑的疏導,各種性心理沖突與障礙的調節等。
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新穎性,趣味性和針對性,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基礎和存在的實際狀況來定,所以,我在設計中心理輔導活動時,盡量的做到內容具體,有針對性,使每一個不同內容的活動都有不同的效果。
二、心理輔導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
心理輔導活動的形成可以多樣化,除了一般的啟發誘導,討論交流之外,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等。自述自評,行為強化也可采用,這些形式的傳統教育方式相似,具有靈活多樣、參與性強,體驗深刻、效果明顯等特點,比如,我在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心理體驗時,采取這樣的形式:
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過馬路的人員,有老人、小孩以及殘疾人等,另一組人員扮演幫助他們過馬路的人員。在扮演過程中,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態等。請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體會在人生道路上是否有過幫助和無奈的時候,在不同時候有什么感受,然后進行角色互換,表演結束,由學生交流不同感覺,幫助別人時(幸福、愉快、突出“助人為樂”)被別人幫助時(感動、感激體會人間真情),最后,教師小結強化主題;人人需要幫助,人人都應該幫助別人。這樣的形式,學生愿意參與、積極性高、效果好。由此看來,心理輔導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效果好。
三、心理輔導活動的方法靈活化
心理輔導活動的內容有多方面的,也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在方法上應該做到靈活多變,在活動實施進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原定方案作必要調整,而不可過分拘泥。比如,有一個學生由于近期家庭出現父母離異的問題,該生思想狀況差。情緒低落,成績明顯下降,針對以上情況,我對心理輔導活動內容作出了調整,設計了“爸爸、媽媽和我”這樣一個方案,先由學生對父母作心理調查,了解爸爸、媽媽的心理狀態,了解爸爸、媽媽對兒女的情感,通過調查了解,認識體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感經歷,處世原則,各方面的決策等。讓同學們體會不管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什么問題,但對兒女的關愛和情感是不會改變的,“我”永遠是爸爸、媽媽的“最愛”,“我”最正確的做法是做一個懂事的孩子,永遠尊敬和關心體貼父母,同時也尊重父母的選擇,這樣的活動設計,既處理了該怎樣對待家庭中的矛盾,以糾正了學生不良心態,讓他們能順利地度過人生中的難關。
總之,經過短期實踐,我對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有初淺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十分重要,而心理輔導活動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方面,我們也有在進行心理輔導活動設計時,做到內容具體,形式式樣化、方法靈活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