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常識判斷
(共40題,參考時限25分鐘)
本部分均為不定項選擇題。
常識部分涵蓋政治、經濟、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考生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請注意:正確答案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二個以上,請根據題意做出正確選擇。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但也不倒扣分。
【例題1】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集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不恰當,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更為準確,故正確答案為B。
【例題2】下列關于政府職能轉變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由運動員角色向裁判員角色的轉變
B.由裁判員角色向運動員角色的轉變
C.由管理員角色向管理員兼服務員角色的轉變
D.由管理員兼服務員角色向管理員角色的轉變
解答:這是一道多選題,此題答案是A、C。
請開始答題:
76.計算機系統的下列設備中,既可以作輸入設備又可以作輸出設備的是( )。
A.掃描儀 B.磁盤驅動器 C.鍵盤 D.顯示器
77.香煙點燃后,冒出的煙霧看上去是藍色的,這是因為( )。
A.煙霧的顆粒本身是藍色的
B.煙霧將光線中其他色光濾掉,只有藍色透射出來
C.煙霧將顆粒對藍色光散射強烈
D.煙霧的顆粒吸收光線后,發出藍色熒光
78.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三個波段的頻率大小關系是( )。
A.紅外線頻率最高,可見光頻率最低
B.紫外線頻率最高,紅外線頻率最低
C.可見光頻率最高,紅外線頻率最低
D.紫外線頻率最高,可見光頻率最低
79.DNA是人類進行親子鑒定的主要依據。就DNA的組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DNA由核糖、堿基和磷酸組成
B.DNA由脫氧核糖、磷酸和堿基組成
C.DNA由脫氧核糖、磷酸、堿基和蛋白質組成
D.DNA由脫氧核糖、磷酸、堿基和脂肪組成
80.多數魚類背部發黑、腹部發白,其原因是( )。
A.長期進化形成的保護色
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線多,導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線多
D.背部魚鱗多,吸收光線多
81.地球表面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的輻射能量轉化成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機化合能。下面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光合作用吸收的主要是太陽光中的綠光
B.植物的綠色是反射的太陽光中的綠色
C.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不一樣的
D.植物在不同時間的光合作用效率不一樣
82.溫室效應將引起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氣候異常、海平面上升、生態惡化。引起溫室效應的最主要的氣體是( )。
A.氮氧化合物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氟利昂
83.下列電池中不能充電的是( )。
A.鎳鎘電池 B.銀鋅電池
C.普通干電池 D.鉛蓄電池
84.遠程電力傳輸一般采用50~100萬伏的高電壓,其主要原因是( )。
A.確保遠程電力傳輸的安全 B.減少傳輸線路上的電能損失
C.節約傳輸線路上的設備和材料 D.減少雷電對傳輸線路的破壞
85.盛水的燒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試管,加熱燒杯使水沸騰。繼續加熱,保持燒杯中水始終沸騰,試管中的水能否沸騰?( )。
A.不會沸騰
B.可以沸騰
C.用急火加熱時,才能沸騰
D.燒杯里液體的液面超過試管液體液面時,才可以沸騰
86.《資治通鑒》成書于( )。
A.西漢 B.東漢 C.北宋 D.南宋
87.孫中山建立的興中會的綱領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B.養成尚武精神,實行民族主義
C.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D.民族、民生、民權
88.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 )。
A.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B.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C.廣州共產主義小組 D.長沙共產主義小組
89.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源自( )。
A.儒家學派 B.法家學派
C.老莊學派 D.陰陽家學派
90.“十五”期間,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是( )。
A.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完善 B.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C.逐步推進城鎮化 D.合理調整生產布局
9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主要表現在( )。
A.為人們提供基本生活資料
B.為輕工業提供重要原料
C.為工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
D.為經濟建設提供資金積累
92.社會主義社會是( )。
A.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B.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
C.一個經過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 D.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社會
93.“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屬于( )。
A.發散式思維 B.聚合式思維
C.邏輯思維 D.形象思維
94.拉動經濟增長的需求有( )。
A.投資需求 B.消費需求
C.儲蓄需求 D.出口需求
95.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東南沿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據估計,其人數已達8 000萬之多。造成這樣大規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農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區的地方政府鼓勵農民外出打工
C.農民在家種田收入太低,又沒有其他能多掙錢的就業機會
D.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勞的勞動力
96.某省政府辦公廳的郭某受命組建省政府調研中心。為此他在政府內挑選了一些人員作為調研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小王、小張和老林等。在郭某看來,小王雖然能力有限,但為人踏實,容易和別的同志搞好團結,還是自己的老同學。據此可以判斷郭某的領導方式是( )。
A.任務導向型 B.關系導向型
C.民主型 D.專制型
97.政府機構改革中的“三定”是指( )。
A.定任務、定人員、定機構 B.定職能、定機構、定職務
C.定任務、定職務、定職位 D.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
98.決策過程中遇到首次出現的問題,無先例可循,此類決策屬于( )。
A.確定型決策 B.風險型決策
C.單一性決策 D.非程序性決策
99.在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對有關決策議案表決所采取的規則是( )。
A.一票否決原則 B.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C.發揚民主的基礎上由行政首長抉擇 D.淘汰投票制原則
100.當國家公務員認為自己受到單位的不公平待遇時,可以向哪些部門提出申訴?( )。
A.人民法院 B.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C.人民檢察院 D.行政監察機關
101.北京市海淀區公安分局就戶籍管理事項向位于本行政轄區內的國家某部發文,應使用的文種是( )。
A.通知 B.請示 C.指示 D.函
102.關于管理幅度、管理層次與組織規模三者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A.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層次與組織規模成反比
B.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層次與組織規模成正比
C.組織規模既定,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成正比
D.管理層次既定,管理幅度與組織規模成反比
103.中國的行政領導體制屬于( )。
A.首長負責制 B.委員會制
C.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 D.混合制
104.下面屬于行政工作人員違反回避制度的有( )。
A.某行政人員在原籍鄉任鄉長
B.某行政人員在原籍縣任縣長
C.屬于少數民族的某行政人員在原籍民族自治縣作縣長
D.某行政執法人員參與處理自己原籍家鄉發生的行政案件
105.下面關于政府職能與行政權力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有( )。
A.行政權力是政府職能的外在表現
B.政府職能是行政權力的外在表現
C.行政權力是履行政府職能的基本條件
D.政府職能是配置行政權力的依據
106.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受雙重領導的機關向其中一個領導機關送請示,應同時將公文抄送另一個領導機關
B.越級行文時,應同時向被越過的機關抄送
C.向下級機關制發指示時,應同時向自己的直接上級機關抄送
D.向上級機關制發請示時,應同時向自己的直接下級機關抄送
107.根據現代激勵理論,下列因素中真正能對組織員工產生激勵作用的是( )。
A.職業認同 B.職業保障
C.工作的挑戰性 D.工作條件
10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行政機關中的非正式組織是非法的組織
B.只有在管理失控時,行政機關內部才會出現非正式組織
C.行政機關內部總是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D.非正式組織對于行政機關管理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影響
109.下面是某機關的組織結構圖,根據該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部門能指揮所有其他部門
B.B部門不能指揮C部門和D部門
C.B部門能指揮E部門、F部門和G部門
D.C部門和D部門能指揮E部門、F部門和G部門
110.根據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下列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機關是( )。
A.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大會 B.天津市人民政府
C.中共重慶市委 D.石家莊市人民代表大會
111.下列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職權的有( )。
A.修改憲法
B.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基本法律
D.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
112.我國國務院各部、委的設立、撤銷或合并,其決定權在于(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總理
C.國家主席 D.國務院全體會議
113.下列關于“法治”與“法制”區別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制是相對于非法律性質的社會規范而言的,法治則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
B.法治往往與民主、人權相關聯,而法制既可與民主、人權也可與專制、特權相聯系
C.法制主要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法治則主要解決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
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條件,法治是法制的實現保障
114.依憲法規定,沒有明確限制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職位有( )。
A.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B.國家副主席
C.國務院秘書長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115.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我國的村民委員會依法實行( )。
A.民主選舉 B.民主決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監督
第四部分結束,請繼續做第五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