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共30題,參考時限30分鐘)
本部分均為單項選擇題,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駕馭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根據上下文,恰當選用詞語;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注意:問題可能是選擇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使表達最為準確,也可能是考查對文字內容的理解,你的選擇應與題目要求最相符合。
【例題】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板塊的邊界并不就是海陸的邊界,大部分板塊既有陸地又有海洋。作為板塊邊界的活動構造帶有裂谷、俯沖帶、碰撞帶這三種類型。大洋中[]數萬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間就是裂谷。地幔物質從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巖石,并把兩邊的板塊不斷推向兩側,裂谷是洋底的誕生地。某些陸上裂谷(如東非裂谷)可能會產生了新的海洋。與裂谷相反,位于大洋邊緣的海溝是海洋板塊的消亡帶。洋底巖石圈在這里俯沖到大陸巖石圈之下,并潛入軟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邊界兩邊都是陸地,這就成為碰撞帶。隨著碰撞角度的不同,這里或因擠壓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斷層,或者兼而有之。
1.[]恰當的措辭是( )。
A.遍布 B.擴展 C.綿延 D.延伸
解答:正確答案是C。
2.下列判斷與文意相符合的一項是( )。
A.板塊運動的形式有三種:碰撞、俯沖和裂谷
B.板塊邊界的碰撞或俯沖,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
D.碰撞帶和俯沖帶位于大洋邊緣或陸地之上
解答:正確答案是B。
請開始答題:
一、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帶寬是傳送比特的能力。寬帶每秒鐘能夠傳送大量的比特。盡管很多人把帶寬比喻成水管的直徑,但是這樣容易使人產生誤解,因為獲取比特與從花園或者消防水管中飲水并不一樣。我們沒有必要連續獲取比特(像喝水一樣),即使我們真的這樣,這也未必意味著計算機必須連續接收比特。
數字世界帶來的最深刻的變化是最小范圍內以及最大范圍內給人們提供了異步能力。從最小的方面講,這種異步能力能夠使我們有效地利用通信頻道。比如,交替處理人們的談話,能夠使很多人共享一個頻道而對此毫無察覺。從較大的方面講,我們能夠以新的方式延長、壓縮以及重新安排個人時間,在雙方都方便的條件下變得更加異步。我們的后代會覺得祖先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里乘車和看電視這種行為非常奇怪。
但是在這個新世界中,更多的寬帶[],這甚至不是我們盼望的。當我們需要它時,未必是每小時吸收數十億計的比特,而是在零點幾秒內需要100萬比特,然后暫停一下。我們未來對比特的消費將是斷斷續續和不定的。
另外,未來因特網的主要使用將不會是人而是機器。對這些機器來說,一點一滴地處理信息或者每秒鐘處理10億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選擇,對人并沒有直接的意義。
16.本文所說的“帶寬”指的是( )。
A.每秒傳送大量信息的能力
B.信息網絡容納信息的能力
C.信息網絡傳送比特的能力
D.計算機獲取比特的能力
17.第2段中“變化”指的是( )。
A.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發生的變化
B.有效利用通信頻道,實現資源共享
C.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
D.從各方面給人們提供異步能力
18.倒數第2段[]處恰當的措辭是( )。
A.未必是好事 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 D.可能是好事
1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寬帶使很多人共享一個通信頻道,卻無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數字化為人們如何使用時間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們對比特的需要是不連續的和暫時的
D.機器采用何種方式處理信息,對人沒有任何意義
2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數字世界給社會行為變得更加異步創造了條件
B.更多的寬帶,將使后代無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寬帶,不一定是我們未來持續的、隨時的需要
D.未來因特網的使用者,將用我們難以想象的方式對話
二、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今年年初以來,馬其頓多次爆發大規模反西方抗議示威,麥當勞快餐廳[a],成為人們發泄的目標。兩年前,這一幕也曾在南聯盟上演過。北約轟炸南聯盟的時候,憤怒的貝爾格萊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麥當勞餐廳的門窗玻璃,麥當勞不得不閉門歇業。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熱那亞多家麥當勞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議八國峰會人群的沖擊。其實,麥當勞并無過錯。它雖然是美國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還為成千上萬人帶來就業機會。但在反美人士看來,麥當勞代表美國的經濟霸權和文化滲透,而反全球化者則把其作為跨國企業統治世界的“代表”。他們認為,無處不在的漢堡包、可口可樂是經濟全球化最鮮明的標志,它們就像一臺威力巨大的壓路機碾碎了無數傳統美食,留給人們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無二致的配方。實際上,人們針對的絕不是麥當勞之類的快餐,而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經濟大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對小國的滲透。
21.[a]恰當的措辭是( )。
A.如履薄冰 B.身當矢石
C.首當其沖 D.禍從天降
22.[b]恰當的措辭是( )。
A.本國 B.美國
C.原產國 D.所在國
23.對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觀點,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經濟發展有利無弊
B.反美人士認為應抵抗美國的經濟霸權和文化滲透
C.反全球化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對小國的發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對美國的文化傾軋
24.文章中“它們”是指( )。
A.美國的經濟霸權和文化滲透
B.跨國企業
C.無處不在的漢堡包、可口可樂
D.經濟全球化
25.本文支持的觀點是( )。
A.麥當勞快餐代表了美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霸權和文化滲透
B.應警惕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大國對小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滲透
C.應全面看待跨國企業在政治、經濟等方面所帶來的利弊影響
D.以美國為代表的經濟霸權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運動的高漲
三、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21世紀,富人與窮人的健康問題將空前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著人們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消除衛生發展的障礙》報告指出,病毒和細菌嚴重地威脅著各國的穩定和經濟發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兒童中,半數以上是罹患①諸如艾滋病、瘧疾、肺結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傳染病。僅1998年一年,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奪去了1 100萬人的生命。以艾滋病為例,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艾滋病毒在全球以驚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漸[]成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問題。目前,在所有國家和地區都發現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國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過其總人口的1%。據不完全統計,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 200多萬人死于艾滋病,3 610萬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毒已跨越國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擋在國門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此外,全球氣候變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傳播。曾經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區發作的登革熱和瘧疾現d正在向新的地區擴散。因為在過去15年中,北京許多地區變得更加潮濕和溫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滋生,瘧疾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隨著地球氣候的變化,許多疾病的全球化將成為日益嚴重的現實問題。
26.①②③④有錯別字的一詞是( )。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27.文中[]處恰當的措辭是( )。
A.演變 B.演進 C.演繹 D.演化
28.文中abcd四個詞中不可刪的是( )。
A.曾經 B.限制 C.世界 D.現
29.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是( )。
A.艾滋病的傳播是無情的,其擴散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B.在無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沒有我們和他們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是目前最危險的敵人
D.各國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如何阻擋艾滋病的傳播
30.本文支持的觀點是( )。
A.艾滋病、瘧疾、肺結核等傳染病是當今人類面臨的主要殺手
B.地球氣候的變化使傳染病的擴散成為日益嚴重的現實問題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人們的健康緊密相關
D.病毒和細菌嚴重地威脅著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四、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收入差距現象是一把雙刃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a]二重性,即合理、合法且適度的收入差距具有積極意義,而不合理不合法且過大的收入差距會帶來消極影響,F在,有人對收入差距問題產生了一些思想困惑,有的甚至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產生和擴大是[b]了積極性,還是[c]了積極性,是改革成功的標志,還是改革失敗的表現,是奔向共同富裕,還是走向“兩極分化”等種種疑問。對此,我們必須加以科學分析。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差距現象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出現的,是打破平均主義分配方式、強調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d]是通過誠實勞動和守法經營而產生的收入差距,[e]具有合理合法性;只要收入差距對社會經濟所產生的負效用小于刺激生產力發展的正效用,就是適度的。實踐證明,合理、合法且適度的收入差距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
31.對“雙刃劍”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收入差距現象具有二重性
B.收入差距的出現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意義
C.收入差距有合理的與不合理的
D.收入差距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利有弊
32.[a]處應填入的詞語是( )。
A.顯然的 B.明確的 C.明顯的 D.強烈的
33.[b][c]處應填的詞語是( )。
A.提高降低 B.調動抑制 C.抬高打擊 D.調動貶低
34.[d][e]處應填的關聯詞語是( )。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因為所以
3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收人差距這個社會問題
B.作者批駁了收入差距有負面效用的錯誤觀點
C.要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必須要出現收入差距
D.收入差距產生積極作用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條件
五、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現在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a]。這些學問實際上是說明: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b]。
從17世紀的牛頓力學開始,我們研究的是宏觀世界[c]。到了20世紀初,發生了兩件事,一是量子力學的出現。量子力學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東西。量子力學中分子的大小為10的負8次方厘米[d]。在這種尺度下,牛頓力學[],要用量子力學。二是廣義相對論的誕生。如果范圍擴大到比太陽系還要大,如銀河系像個大盤子,直徑為10萬光年,對這樣大的范圍進行研究就要用廣義相對論。所以天文學家說,宏觀尺度以上還有一個層次叫宇觀。這樣,科學研究可分為三個層次。,研究對象分別是銀河星系、山川物體和基本粒子。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現在發現微觀世界中,物體之間有多種作用力。物理學家為了把這些作用力統一起來,就必須考慮一種新的作用力的場,這種場是英國愛丁堡大學希格斯發現的,被稱為“希格斯場”。這種場遠比基本粒子小,它的大小為10的負34次方厘米。所以,微觀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這是微觀的一個層次,稱之為“渺觀”。
36.一、二段中加序號的語句,沒有語病的是( )。
A.[a] B.[b] C.[c] D.[d]
37.文中[]處恰當的措辭是( )。
A.無從下手 B.無能為力 C.難以勝任 D.力不從心
38.“如銀河系”的“如”,意思是( )。
A.如果 B.假如 C.例如 D.比如
39.文中處恰當的措辭是( )。
A.最大的是宇觀,最小的是量子力學研究的微觀,其次是宏觀
B.最大的是宇觀,其次是宏觀,最小的是量力學研究的微觀
C.最小的是量子力學研究的微觀,其次是宏觀,最大的是宇觀
D.最小的是量子力學研究的微觀,最大的是宇觀,其次是宏觀
40.對上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牛頓在17世紀開創的力學,已不能解決從微觀到宏觀的研究問題,新的理論已應運而生
B.量子力學誕生,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在微觀的向度上達到了10的負34次方厘米的層次
C.“希格斯場”是基本粒子間相互作用構成的場,它的體積很小,只包括基本粒子,不包括分子
D.微觀世界包括分子,“渺觀”指的是“希格斯場”,它是微觀世界中的一個層次,與宇宙無關
六、閱讀以下文字,回答問題。
補償貿易是在技術作為商品,轉為商品貿易的條件下,逐漸形成的一種貿易方式。其基本內容是:購進方向輸出方借來的錢,購買輸出方的技術或設備時,是以向輸出方借款的方式進行的。購進方以輸出方借來的錢,購買輸出方的技術或設備,然后用購買的技術或設備生產產品,在商定的時間內,分期償還輸出方的本金或利息。也可以用雙方協商的其他商品償還,如向輸出方購進開采煤礦的技術或設備,用此技術或設備投產后所生產的煤,償還輸出方的本金和利息。這種方式,對購進方來說,不需要支付現金,只用部分產品或其他商品償還債務就可以了;同時,技術進口和產品出口都有一定的保證。對輸出方來說,可簽訂較長期的貿易協定,保證某些商品的來源,同時又獲得一定利息。另外輸出方由于籌劃銀行貸款,組織補償商品的銷售等事宜,在輸出的技術設備上一般要適當加價,又可多得一些利潤。[],補償貿易方式,對雙方是互利的。我們在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在采用這種方式。
41.四個黑體“或”字,須改為“及”的是( )。
A.第一個 B.第二個 C.第三個 D.第四個
42.劃線的“這種方式”指的是( )。
A.技術轉化為商品貿易的一種貿易方式
B.引進技術設備補償貿易支付的方式
C.購進技術和設備生產的產品償還債務的方式
D.用雙方協商的其他商品償還債務的方式
43.文末[]處恰當的措辭是( )。
A.不過 B.而且 C.因此 D.其實
44.“補償貿易方式,對雙方是互利的”,這里的“雙方”是指( )。
A.技術進口方和產品出口方 B.購進方和輸出方
C.生產者一方和銷售者一方 D.銀行貸款方和企業借貸方
45.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 )。
A.補償貿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補償貿易是四化建設不可缺少的
C.補償貿易的含義、基本內容及其好處
D.補償貿易是時代的產物
第二部分結束,請繼續做第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