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
1.A 【解析】這段話的主旨在于說明真正的辯論與辯論比賽之間的不同,四個選項中只有A項對此作出了比較。B的內容是對的,但不夠全面;C的意思原文沒有提到; D本身是錯誤的,因為在辯論比賽中,雙方必須堅持的應該是抽簽決定的觀點而不是自己個人的觀點。故正確答案為A。
2.C 【解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永恒“變化”的過程中,學習方法論、穎悟性、與做人是要永恒堅持的。既然是要永恒堅持的,當然是不應丟棄的。在A項中,需要“永恒堅持”的某些東西是“永恒變化”的。但根據題意,需要“永恒堅持”的東西是在永恒“變化”的過程中要做到的,所以A項不符合題意;B項中,變化應該是堅持的前提;D項原文沒有提到。只有C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3.C 【解析】這段話的主旨在于,通貨膨脹雖然可怕,但安排就業和穩定物價對宏觀調控更為重要。A、B本身正確,但不全面。D項表述錯誤,實行宏觀調控的目的有很多,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就業和物價兩個問題。故正確答案為C。
4.B 【解析】這段話說明的是,如果銀行的貸款量大大超過其存款量,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通過對比發現只有B項符合題意。A、C原文中沒有提到;D項表述有誤,銀行貸款量與存款量不一定成正比。故正確答案為B。
5.B 【解析】這段話的主旨在于說明只有接受教育,才算獲得了真正的生活。A項的意思與題干本意不符,顯然錯誤;C項只是說明教育涉及的內容而沒有說明教育的功用;D項原文中并未提到,只有B項與原文相符。故正確答案為B。
6.C 【解析】原文說只見樹木、斷章取義達不到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境界,可見只有“見到森林,全面學習”才能真正把握這一理論,也就是說要對這一理論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A項不全面;B項本末倒置,只有先創立理論,才能對其進行研究;D項與原文意思不符。故正確答案為C。
7.C 【解析】這段話的意思在于說明擴大投資的好處和壓縮投資的壞處,通過分析可知擴大投資有利于明天的穩定,壓縮投資則不利于長治久安。A講的是擴大投資的缺點,與題意不符;B項曲解了題意;D項只說了壓縮投資的短期效應,沒有指出長期壓縮投資帶來的弊端,不是原文所要強調的。故正確答案為C。
8.D 【解析】通過分析可知原文表達了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文風對初唐文壇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把文風和亡國聯系起來是不科學的,是本末倒置。四個選項中只有D項概括了這兩方面的意思,A和B的說法均是片面的,C項曲解了文意,故正確答案為D。
9.B 【解析】這段話的主旨在于說明放開書價會帶來危害的問題,而不是書能否參與市場競爭及參不參與市場競爭帶來的影響,A、C、D均不符合這一主旨,故正確答案為B。
10.C 【解析】文中說約一半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非藥物的方法得到康復,A項卻說高血壓患者只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就可不藥自愈,過于絕對;文中說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治療效果不一定很好,B項卻說收效甚微,也與原文不符;文中說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可能危害身體,D項則說有害無益,曲解了原意。而文中說治療高血壓可以有藥物、物理治療、化學治療、調整飲食、戒煙戒酒、減輕體重等方法,可見依賴現代科技手段并非是消除病患的惟一途徑,故正確答案為C。
11.A 【解析】原文通過科技進步與否與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人數之間的對比,提出技術突起可能會使文學作品失去人文魅力的假設。因為原文并沒有明確指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所以并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B、C、D三項表述都過于絕對,只有A項與原文相符,故正確答案為A。
12.C 【解析】這段話說明了濕地的劃分及其重要性,從文中可以看出,濕地之所以這么重要就是因為它“與人類生存關系的密切程度令人吃驚”。A項偷換了概念,B項說的是濕地涵蓋的范圍,D項原文中并未提及。故正確答案為C。
13.A 【解析】原文中說嬰兒“沒有足夠的本領來支配環境以獨立生存”,也就是說他們不能自立,比較選項發現A項最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A。
14.B 【解析】對照原文中的“文化批評也差不多變成促銷廣告了”,我們可以得知文化批評像促銷廣告一樣華而不實,內容貧乏!耙环N文化的貧困正籠罩在各種批評之上”正是指文化的貧困使文化批評也喪失了生命力,從而降低了品味,故正確答案為B。
15.C 【解析】A項錯誤,原文只說顯性信息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獲取,沒有說明隱性信息的獲取途徑;B項偷換了概念,原文只是把隱性信息比喻為“胎動”,而不是預測未萌的胎動;D項文中沒有提及。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16.C 【解析】通過分析原文可以得知,微觀物質是指“氫原子、原子核以及質子、中子等這些小粒子”;物質的微觀結構是指這些微觀物質的內部結構。對照選項發現,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17.C 【解析】文中先說市場配置是有缺陷的,然后提到市場配置由一只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自發的調節,而且這種調節帶有滯后性,很明顯市場配置的缺陷就是自發性和滯后性。對照選項發現,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18.C 【解析】通過分析原文可以得知,“神秘”是指一方面人類罪惡昭彰,另一方面人類又顯露出偉大和可敬的特質。A項強調的是罪惡昭彰;D項說要忘掉人類的精神罪惡,而文中只是說人類有精神罪惡,并未說要忘記;B項的意思原文中并未提到,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19.D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在20世紀,人們對資本這一概念產生了不同理解:一種將其作為階級屬性概念;一種將其作為自然屬性概念。對照選項發現,只有D項提出了這兩個方面,A、 B、C都只講了一個方面,故正確答案為D。
20.A 【解析】在原文中,“漣漪”一詞用的是它的比喻意而不是本意,對照選項發現,只有A的解釋是其原意而非比喻意,題目要求選擇不恰當的一項,故正確答案為A。
第三部分 數量關系
一、數字推理
21.D 【解析】本題的奇數項和偶數項各構成一個等差數列,差額均為2。從題中可以看出,偶數項構成的等差數列為1,3,5,由此可以推知奇數項構成的等差數列應為2,4,6,故正確答案為D。
22.D 【解析】通過分析得知,此數列前兩項之和減去1正好等于第三項,即22+35-1=56,35+56-1=90,由此推知,空缺項應為56+90-1=145,又90+145-1=234,符合推理,故正確答案為D。
23.C 【解析】答案為C。通過分析得知,此數列前兩項之積等于第三項,即1×2=2,2×2=4, 由此推知,空缺項應為2×4=8, 又4×8=32,符合推理,故正確答案為C。
24.C 【解析】通過分析得知,此數列后一項與前一項的差構成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也就是說,-2+1=-1,-1+2=1,1+4=5,由此推知空缺項應為5+8=13,且13+16=29,符合推理,故正確答案為C。
25.C 【解析】通過分析得知,1是1的4次方,8是2的3次方,9是3的2次方,4是4的1次方,由此推知,空缺項應為5的0次方即1,且6的-1次方為1/6,符合推理,故正確答案為C。
二、數學運算
26.C 【解析】對于此類題可先比較那些通分相對容易的選項。先從B入手,可知B不正確,再比較C,可知C為正確答案,剩下的兩項則不需比較了。
27.B 【解析】這是比例題型中的一種。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大的兩位數是99,兩者相除可得商101。注意,此題問的是大的倍數,并不僅僅是倍數。
28.A 【解析】這是一個個位數計算題。1988的n次方的個位數以4、2、6、8的順序循環,而1989除4余1,即19881989的個位數為4。同理1989的n次方的個位數以9、1、9、1的順序循環,而1988除2余0,即19891988的個位數為1,可知該等式的個位數為5。
29.D 【解析】這是一個簡單方程求解題。設合金中金和銀的重量分別為x、y,列方程組:x+y=250,119x+110y=16,求得x=190,y=60,即D。
30.A 【解析】設此時為10點零x分。可知此時的時針在鐘表盤上的10到11之間,則再過6分鐘時的分針應在鐘表盤上的4到5之間,即25>x+6>20,只有A正確。
31.D 【解析】設父親今年的年齡為x,則可知x+6應是4的倍數,可排除A、C;再由(50+6)÷(5+6)≠4,可排除B,故D為正確答案。
32.C 【解析】第一次打折后為原價的90%,再次打折后為原價的90%×98%,用4410除以90%×98%得出原價為5000。
33.B 【解析】由原來共有350人,55歲以上的共70人,可知原來55歲以下的共280人。
由已知精簡后為180人,可知共裁減350-180=170人。
由55歲以上的裁減人數為70×70%=49人,可知55歲以下的裁減比例為:
121÷280≈43%。
34.B 【解析】由題意首先可以計算出一年的利息總額為:
60000×2.00%=1200(元)。
按規定只有后兩個月的利息應交稅,稅額應為:
[(1200÷12)×2]×20%=40(元),
則實際取的本金合計為:
60000+1200-40=61160(元)。
35.B 【解析】由題意可知乙每分鐘比甲多跑6m。第三次相遇時兩人共跑了3×400=1200m,且乙比甲多跑了348m,可知甲共跑了(1200-48)÷2=576m。第三次相遇地點與A點沿跑道上的最短距離為:576-400=176m。
第四部分 判斷推理
一、事件排序
36.A 【解析】本題涉及5件事,講述了西紅柿從種植到采摘再到供應市場的全過程。根據事件的發展順序,(1)鮮菜擺上貨架應為最后一個步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B、C、D,然后我們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37.C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只有先勘探資源,才能開發建設油氣田,然后才能興辦石油化學工業,對照選項,可以直接排除A、B、D,再檢查C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C。
38.C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發現:只有登山才會遇到雪崩,登山隊員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彼此失去聯系,雪崩正是這一特殊情況。由于遇到雪崩失去聯系,才會昏迷凍傷直至被人發現而抬下山,對照選項,只有C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C。
39.B 【解析】本題涉及5件事,講述了從預報臺風登陸到暴風雨來臨造成鐵路沖毀,致使列車不能正常運行,迫使鐵路局重新制定運行計劃的過程。對照選項,只有B符合此推理,故正確答案為B。
40.B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發現:只有先踏上旅途才能到達目的地;只有先拍照片,才能給朋友們看照片,故可以直接排除A、C。通過比較B、D發現,不可能在到了目的地拍照游玩之后再聽人介紹旅游景點,故正確答案為B。
41.C 【解析】本題涉及的5件事,講述了許多人由于搬到郊區造成交通不便,為解決交通問題購置了私人汽車,因為汽車太多導致交通擁堵,所以政府限制私人購車,于是人們把目光投向公交設施這一事件。對照選項,只有C符合此推理,故正確答案為C。
42.D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只有先發現溶洞才能對其作報道;只有先開辟為旅游景點才會有許多人來參觀,對照選項,只有D符合此推理,再檢查D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D。
43.D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只有暴雨才能形成山洪,山洪傾瀉導致火車受阻,因而需要搶修路基,對照選項,只有D符合此推理,再檢查D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D。
44.C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之所以會出現趙家莊,是因為這里先來了一個姓趙的人,又陸續有趙家的親戚來墾荒,所以(4)和(1)應當是最先發生的兩件事,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B、D,然后我們再檢查C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C。
45.D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只有先有配方,才能申請專利,某企業才能購買專利然后生產出產品。對照選項,只有D符合此推理,再檢查D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D。
46.A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現:這5件事中只有地震會使工廠遭到破壞,從而使得產量降低,進一步導致產品價格上漲。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47.A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發現:首先必須發現植物的抗菌作用,然后才能從中提取有效成分,從而制成藥物。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48.A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發現:記者只有先聽說事件,才會電話聯系當事人,進而得到當事人的反應--不愿曝光。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49.A 【解析】本題涉及5件事,講述了藏羚羊由于捕殺過度瀕臨滅絕,致使政府頒布保護藏羚羊的法規,從而使偷獵者被繩之以法,所以藏羚羊的數量又有所回升這一事件。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故正確答案為A。
50.B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發現:只有先射門,球才會滾入球門,所以(2)在(1)的前面;因為守門員表現失常,才會進球,所以(5)應該在(1)的前面,對照選項,只有B符合此推理,再檢查B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B。
二、常識判斷
51.B 【解析】此題考查與時事相關的歷史知識,葡萄牙殖民者以行騙、行賄的手段長期騷擾澳門與其他沿海城市,并且于1553年(嘉慶三十二年)以晾曬水浸貨物為由,強行登岸。
52.C 【解析】這兩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有感于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師未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所作。
53.D 【解析】這是一道音樂文化題,《春之聲》是維也納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所作。曲子洋溢著飽滿的熱情,最早是鋼琴曲,后來逐漸演變成為聲樂圓舞曲。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是《天鵝湖》,舒伯特的代表作是《搖籃曲》。
54.C 【解析】這是唐太宗李世民關于人民群眾作用問題的著名論斷。全句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將統治者比喻為“舟”,將百姓比喻為“水”,形象地描述了二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55.B 【解析】公益廣告不是推銷產品的,所以不會使人對商品產生良好感覺;信息性廣告和特征廣告主要傳達的是產品相關信息和特點,不一定使人產生好感;而勸說性廣告只有使人產生好感才能成功。故正確答案為B。
56.C 【解析】比薩斜塔傾斜是因為地層下陷,目前正在地下加固,故正確答案為C。
57.C 【解析】地球自轉是形成白天黑夜的原因,季風和海洋暖流均與冬冷夏熱無關,而地球公轉,使得太陽在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之間移動,形成冬冷夏熱的自然現象。故正確答案為C。
58.A 【解析】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追求的就是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和企業規模都不是一個企業首先追求的,而市場占有率歸根結底也是企業對利潤的追求。故正確答案為A。
59.A 【解析】 “千年蟲”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計算機程序的智能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芯片等)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兩位十進制來表示,因此當系統進行(或涉及到)跨世紀的日期處理(如日期路越、多個日期之間的計算、比較和檢索等)時,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進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崩潰。由此可以看出,“千年蟲”問題是指計算機系統的時間變換問題,故正確答案為A。
60.D 【解析】兩件事總是同時發生不一定有因果關系,比如兒女每長大一歲,父母也會老一歲,這兩件事有關聯,但不是因果關系,故正確答案為D。
三、圖形推理
61.A 【解析】第一套圖中的三個圖形都是由三個長線段、一個短線段組成;第二套圖中的前兩個圖都是由二個長線段、二個短線段組成,且短線段是互相垂直的。由此可推知正確答案為A。
62.B 【解析】觀察第一套圖中的三個圖形會發現它們都是左右對稱的,且三個圖的外形都是正方形。第二套圖中前兩個圖形也是左右對稱的,且外形都是菱形。所以,第二套圖中第三個圖也應是左右對稱的,而且外形應為菱形。因此答案為B。
63.A 【解析】兩套圖中的圖二、圖三都是圖一的某一組成部分,且圖二與圖三的筆劃數相同。故答案為A。
64.B 【解析】第一套圖中的第三個圖是由前兩個圖疊加后除去相同部分而成,第二套圖也呈現同樣的規律,故B正確。
65.C 【解析】觀察第一套圖發現所有圖形左半邊都是陰影,第二套圖中圖一、圖二都是陰影,推知第三個圖形也全為陰影,故答案為C。
66.A 【解析】第一套圖中的三個圖全為平面圖,第二套中的前兩個圖全為立體圖,可以推知第二套圖中的第三個圖也應是立體圖。只有A正確。
67.C 【解析】觀察第一套圖發現每個圖形都是由一大一小一白一黑的圖形組合而成的,依此推斷可知答案為C。
68.A 【解析】這是一道圖形旋轉題。觀察第一套圖發現圖形是逆時針旋轉的,第二套前兩個圖形也呈逆時針旋轉,將第二套圖第二個圖形逆時針旋轉90度得到A中圖形。
69.D 【解析】觀察第一套圖發現圖形都是由相同形狀的圖疊加得到的,第二套前兩個圖形是由某一形狀圖形疊加其左半部或右半部得到,只有D符合這一規律的要求。
70.C 【解析】這是一道圖形疊加題。觀察第一套圖發現,三個圖形的箭頭方向一致,且總數為15。依此規律,第二套第三個圖形的箭頭方向應和前兩個一致,并與前兩個圖形的箭頭總和為15。故正確答案為C。
四、演繹推理
71.C 【解析】由題意可知,人們是由于長時間在電腦前,大大減少與別人接觸的時間與次數,因此才患上“網絡孤獨癥”的,可知C選項正確。
72.D 【解析】設答對數為x,答錯數為y,不答數為z,則:
8x+0y+2z=20。
A選項表示x=1,那么得出z>6,不正確。
B選項表示z可能為3,4,5,將3,4,5代入式中全不正確。
C選項表示x可能為3,4,5,代入式中也全不正確。
D選項表示y=2,代入式中與題所述并不抵觸,表示很有可能,故選D。
73.B 【解析】由題意可知,關稅和運輸費總和不能超過10%才能使得X國的汽車仍然比Y國的汽車便宜,由此可推出只有B正確。
74.B 【解析】這道題只要比較其成本和收益即可。6歲到14歲的保險費為成本,大學的學費總和為收益,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家長當然不會投保。注意:此題所要求的正確選項并不一定要與現實相符,只要與題目的要求一致即可。這也是演繹推理題的特點。
75.C 【解析】由題意可知,在滿足個人需求方面,開明是能干的管理人員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說能干的管理人員一定在滿足個人需求方面是開明的,但在滿足個人需求方面是開明的人不一定是能干的管理人員。由此可推知正確答案為C。
76.C 【解析】要區別工傷率的上升是不是因為不熟練工人的增加引起的,就必須清楚熟練工人的工傷率是否隨之一起提高了,如果提高了就不能說明上述觀點,如果沒有提高,就說明不熟練工人的增加使得工傷率上升。所以A項是對題中觀點最有力的反駁。
77.B 【解析】由題中廠家已做了廣泛的廣告宣傳,可知A、D不正確。由某地區長期有嚴重的鼠害,可知C不正確。正確答案是B。
78.A 【解析】假設說假話的是甲,則乙、丙、丁說的話互相證明,假設成立;假設說假話的是乙,甲、丁矛盾,兩者必有一假,假設不成立;假設說假話的是丙,則甲、乙矛盾,假設不成立;假設說假話的是丁,則甲、乙矛盾,假設不成立。由此推斷說假話的是甲,丁說的話為真話,故A正確。
79.B 【解析】由題意首先可知A與B、C、D、E均比賽過。那么D只賽了的一盤應是與A進行的。已知B與A比賽過一盤,則另兩盤應是與C、E進行的。由以上推理可知C比賽過的兩盤應是與A、B進行的。所以E只與A、B比賽過。正確答案為B。
80.D 【解析】由(1)可知乙>甲,故排除A;由(3)可知丙應比至少2個人的年齡大,故排除C;由B、D選項可以看出,丙、乙都肯定比甲大,再結合(4)可知甲、乙、丙三人的年齡順序應為乙>丙>甲;所以D項正確。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81.A 【解析】通過仔細觀察圖表對應的坐標可知:戊城中學生約70%喜歡X節目,約20%喜歡Y節目,約10%喜歡Z節目,故喜歡X節目的人最多,答案為A。
82.C 【解析】通過仔細觀察圖表對應的坐標可知:丁城中學生無人喜歡X節目和Z節目,喜歡Y節目的人是100%;再將其與甲城中學生相比較,可知他們都不喜歡Z節目,故正確答案為C。
83.A 【解析】通過以上分析容易得知丁城中學生喜歡Y節目的人是100%,比其他城市都高,故正確答案為A。
84.C 【解析】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容易得知Z節目在丙城受歡迎程度約為30%,X節目在戊城受歡迎程度約為70%,二者相差40%,故正確答案為C。
85.B 【解析】將三個節目在各個城市受歡迎的百分比相加,容易得知該題正確答案為B。
86.D 【解析】此題不需詳細計算,通過觀察發現Q、R、S、T四個公司的廣告支出都是0.3億左右,而S公司的銷售額卻遠遠高于其他公司,廣告支出比=廣告支出/銷售額,根據常識我們知道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所以這四個公司中顯然S公司廣告支出比最小,再比較P公司和S公司,P公司的廣告支出約為S公司的兩倍,產品銷售額卻只有S公司的六分之一,顯然S公司的廣告支出比要比P公司小的多,故正確答案為D。
87.B 【解析】通過觀察表一,我們發現在1999年和1996年,其他形式的廣告花費所占的百分比都是24.20%,所以要算這兩年的差額,只需將總數相減后再乘以24.20%即可,即先用49.72-33.72=16,再用16乘以24.20%,其實只需算出約數即可,故正確答案為B。
88.A 【解析】此題用表二中五大公司的廣告花費總額1.98億元除以表一中1999年的總數49.72億元即可得出答案,因為題目要求約數,實際只需用2除以50即可,得數為4%,故正確答案為A。
89.D 【解析】此題用表一中1999年的總額49.72億元乘以郵寄廣告所占的百分比6.8%即可得出答案,其實只需用50億元乘以7%即可估算出答案,在此題的解答過程中,要注意數字的位數。
90.B 【解析】通過觀察表一,我們發現1999年其他形式的廣告花費所占的百分比是24.20%,我們只要用題中所給的0.2%除以24.20%,即可得出答案為0.8%,故正確答案為B。
91.B 【解析】通過觀察表格,從第三項“男子比賽場數”一欄中可以直接比較得出答案,即運動項目最多的年度男子比賽場數為19場,故正確答案為B。
92.A 【解析】通過觀察表格,我們發現參加運動員人數最多的一年是柏林奧運會,有3 741名男運動員和328名女運動員共計4 069人,參加運動員人數最少的一年是雅典奧運會,有285名運動員,用4 096除以285,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為A。
93.D 【解析】通過觀察表格各項,可發現變化最大的是運動項目總數大幅增加,其余變化均不大,故正確答案為D。
94.C 【解析】通過計算比較即可得出答案。1936年,女運動員人數占全體運動員人數的8%;1932年,占9.01%;1928年,占9.02%;1900年,占0.05%,故正確答案為C。
95.B 【解析】通過比較在巴黎舉行的兩屆奧運會的各項數據即可得出答案。
96.D 【解析】根據所給資料中的“海上油田有31個,約占51.7%”可知大油田總數為31除以51.7%,對照選項得出正確答案為D。
97.B 【解析】此題用資料中所給的數字,即美國鉆井平臺數1 079與世界平臺總數7 021相除就可得到答案,對照選項得出正確答案為D。
98.D 【解析】資料中只提到各國的鉆井平臺數,并不能據此推知其采油量,故正確答案為D。
99.B 【解析】根據所給資料中1977年近海油田的產量為4.6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15.6%,可知1977年的總產量應為4.6除以15.6%,對照選項得出正確答案為B。
100.D 【解析】資料中只提到近海油田有500個,并未涉及非近海油田,無從推知,故正確答案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