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推理的第一道題目,157,65、27、11、5,這個題目是遞推的規律,從前往后是減半的規律,從后往前是乘以2的規律。從后往前看,5、11、27,就應該是11到27是兩倍的規律。那么乘以22,再到27就是加一個5,這個是遞推的規律。這個主要取決于數量的整體變化趨勢,從整體上變化趨勢看它到底是用加法、乘法、平方等等。對于考生的借鑒作用,如果用遞推的話就是用趨勢的方法推斷。
還有一道題目是體現的關于分式數列的,1、2/2、5/8 11/23 34/55,就是下一個數字是多少?這個基本類型是前一個數的分子和分母之和,變成后一個分數的分子,前一個數的分母和前一個數的分子,變成這個數的分母,估計大家做過還有這樣的體會,說起來比較暈,但是看起來還是比較直觀的。 關于數學運算還有這么幾個題目,主要反映了一個中心思想,就是關于代入的。第一題就是非常復雜的算數例子,這個我不太記得了。這道題目是不是把ABCD代出去得出答案。還有邏輯判斷里面有一個題目,就是三個人答了三道題目,得了70分,請問正確的答案是什么?這樣的題目做出來,如果你正規做的話,這個時間會很多。那么你拿著一個尺子或者是量角器的話,這個會比較簡單,而且眼睛也不會花。
數學這部分還有很多題目也可以直接代進去,另外一些題目通過數字的特性也可以得到這樣的答案。自然數求和,從一開始一直加,結果不小心多加了數,最后的結果是7.4,這個從7.4多出來的,平均數和總數之間的關系,總數等于平均數乘以個數,自然數求和總數肯定是一個整數,那么7.4乘以什么樣的數才是整數呢,成5、10才可以是整數,所以這個要通過數字的特性來解決。
還有一道題目說商場打8.5折以后,再打9.5折,然后買400送400。共付了384.5,這個是返過100塊錢,原來是485.5,因為他買了100。那么反之前是485.5毛錢,那么打了8.5、9.5,就是只有600滿足條件,這個做起來還是比較快的。
還有甲3件、乙5、丙7件,那么甲、乙、丙各一件需要多少錢,這個大家只要把方程列出來,這個是三元方程,但是只給你兩個方程,這個要結三個數,這個是沒有辦法解的,所以這個是不定方程,既然不確定,就意味這它并不要求你把每個數都算出來,如果不這樣的話,答案就是多樣化了。其實我們雖然可以代進來,我們說B為0、C也就是0,答案就出來了。而不需要把這兩個式子來配,這個是我們做題目的小技巧。
有一個題目是分攤計算,就是一定量之下是2.5塊錢,一定量之上是5塊錢,這個是計算水價的,這樣的題目在國考當中或者是地方考試當中出現了非常多次了,列一個簡單的方程就出來了,非常的簡單。
還有一個是做好一個得10塊錢,做錯一個或者是沒有做過的扣5塊錢,一共是做了12個,一共是做錯了多少?我們昂立之前也說過這樣的題,數字都是沒有錯的,一共是做了12個,我們原題是900多,其實這樣的題目非常的簡單。
還有一個題目是有100個人參加考試,考試有5道題目,做對第1、2、3、4、5這個題得多少分,這個答案是70。還有一個是4個人去看病,甲每隔5天、乙每隔7天,丙每隔15你天去看一次,但是要把這個意思弄清楚了,就非常簡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