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就是“以民為治國之根本”。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一項重要的精神遺產,也是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傳統的民本思想其一是肯定民是邦國的基礎根本;其二是主張君為民主;其三是“固本”與“寧邦”必須重民心。孟子將其簡言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話已成千古名言。但封建社會宣揚的民本思想,本質上畢竟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的專制統治,歷史的局限性是必然的。正如梁啟超所說:“徒言民為邦本,政在養民,而政之所從出,其權力乃在人民之外。”這與中共奉行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江澤民同志曾強調:“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比嗣袢罕娛俏覀兊囊率掣改浮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防止“公仆”變成主人,就是要時時處處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堅持以自己的全部工作為黨分憂、為國建功、為民造福。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群眾利益無小事,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滿意,也就是說,要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只有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我們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樣我們的各項工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列寧曾指出:“群眾的人數有千百萬,——政策應當從千百萬人著眼,而不是從幾千人著眼,只有從千百萬人著眼,才會有實事求是的政策!比罕娎鏌o小事。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堅持“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钡闹笇枷耄诵南虮,歷來是一個政權興衰存亡的決定力量,不管什么樣的政權,如果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必然會垮臺。
因此,只有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才能使執政長久,才能使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論做義工與弘揚公務員精神
倡行公務員做義工,是近年來我國公務員管理實踐中的一項創舉。這一創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切實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培育與弘揚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的公務員精神夯實了基礎。
人是要有精神的。沒有精神,就等于沒有靈魂。公務員精神是每位公務員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以“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為科學內涵,集中反映了公務員的政治素質、思想作風、職業素養、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既是對長期以來廣大優秀公務員崇高精神和優秀品格的創新概括,也是新時期黨和人民對公務員新的要求。
公務員做義工,是踐行公務員精神的成功范式。公務員志愿、主動、積極、深入地開展做義工活動,是公務員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體現,是公務員深入基層、求真務實的體現,是公務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體現,是公務員忠于職業而又不滿足于現狀、積極主動服務、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體現。
培育和弘揚公務員精神,引導廣大公務員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永遠燃燒的革命激情和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去對待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是黨交給每位公務員的光榮使命,是人民對公務員的深情重托。
以做義工為契機,弘揚公務員精神,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大對做義工中體現出來的公務員精神的宣傳力度。要通過媒介加大對公務員做義工活動的報道,要善于、培養和宣傳優秀人員的典型事跡。二是要善于總結和推廣各地公務員義工試點工作的經驗。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對公務員做義工進行考核激勵的長效機制,以提升實踐經驗,轉化實踐成果。三是要加強對公務員作義工中體現出來的公務員精神的學習。要將公務員做義工這些鮮活內容納入公務員的培訓計劃之中,使廣大公務員對公務員精神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能了然于胸、入腦入心。四是要將公務員做義工與繼續深入開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要將做義工和開展“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與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社保、醫療、教育、就業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并將公務員精神貫穿活動始終,取得做好工作和弘揚精神的雙豐收。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公務員做義工與弘揚公務員精神二者有機結合,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摘自:王君著,《直擊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10月第1版,第149-150頁 |